哎呀,你們有沒有想過,咱們每個月交的社保,到底是單位繳的那部分更劃算,還是自己繳的部分更劃算呢?這個問題我一直挺好奇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然后算算這筆賬。
首先,咱們得知道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是根據你的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來計算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看你個人賬戶里存了多少錢。
那咱們怎么知道自己繳社保和單位繳哪個更劃算呢?這就得看你們的繳費比例了。一般來說,單位繳的比例會比較高,通常是工資的20%左右,而個人繳的比例一般是8%。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單位繳的部分好像更多一些。
但是,咱們還得看看養老金的構成。基礎養老金這部分,是單位繳的部分占了大頭,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看你自己繳了多少。這就意味著,雖然單位繳的比例高,但是最后到你手里的養老金,還是得看你個人賬戶的積累。
這么一說,好像自己繳的部分也挺重要的。那么,咱們怎么算才算清楚呢?我舉個例子吧。比如說,你的工資是1萬元,單位繳了20%,也就是2000元,你個人繳了8%,也就是800元。那么,每個月你的個人賬戶就會增加800元。
但是,單位繳的那2000元,其實是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基礎養老金,一部分是進入到個人賬戶的。一般來說,基礎養老金占的比例會比較大,所以單位繳的部分雖然多,但是真正到你個人賬戶的,可能也就幾百塊錢。
這么一看,好像自己繳的部分更劃算一些。但是,咱們還不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單位繳的那部分,其實還包括了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福利。這么一說,好像單位繳的部分又顯得比較有優勢了。
不過,具體哪個更劃算,還得看你們的實際情況。比如說,如果你的工資水平比較高,那么單位繳的部分就會更多,這樣算下來,單位繳的可能就更劃算一些。但是,如果你的工資水平一般,那么自己繳的部分可能就更劃算了。
總之,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還是挺復雜的,咱們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過,不管怎么算,最重要的是,咱們得按時繳社保,這樣才能保證咱們以后有養老金可以領。你們說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