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個人所得稅的新稅率表出來了,身邊好多朋友都在討論這個話題。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個新稅率表也是一頭霧水,但經過一番研究,我發現其實也沒那么復雜。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新個稅稅率表的計算公式方法,以及新舊稅率表的對照。
先來說說新個稅稅率表吧。這次改革后,稅率表變得更加細化,稅率檔次也有所調整。這樣一來,咱們普通人在計算個稅時,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繳多少稅。新稅率表的計算公式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你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對應的稅率,再減去速算扣除數,最后得出的結果就是你要繳納的個稅。
那么,應納稅所得額怎么算呢?這個也很容易,就是用你的月收入減去起征點(現在是5000元)和五險一金的個人部分。比如,你一個月工資是10000元,五險一金個人部分是2000元,那么你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是10000-5000-2000=3000元。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新舊稅率表的對照。我給大家找了一張圖,這張圖里就一目了然地展示了新舊稅率表的差異。
在舊稅率表中,你可能還記得,我們是按照3500元的起征點來計算的。而在新稅率表中,起征點提高到了5000元,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大利好。而且,稅率檔次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是分7檔,現在變成了5檔。比如,以前應納稅所得額在1500元以下的部分,稅率是3%;而現在,這個檔次變成了3000元以下,稅率還是3%。
這樣的變化,讓很多人在計算個稅時感覺更輕松了。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應納稅所得額是6000元,按照舊稅率表,你可能會覺得計算起來有點麻煩。但按照新稅率表,就簡單多了。你只需要找到3000元以下對應的稅率3%,和3000-12000元對應的稅率10%,分別計算后相加即可。
說了這么多,可能有人會問,那速算扣除數怎么算呢?這個其實不用我們自己去算,每個稅率檔次都有對應的速算扣除數,你只需要查表就能找到。比如,剛才提到的應納稅所得額6000元,對應的速算扣除數就是210元。
總之,新個稅稅率表的計算公式方法并不復雜,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方法,就能輕松算出自己的個稅。新舊稅率表的對照圖也很容易理解,大家可以通過對比,更直觀地看出改革后的變化。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稅收情況,做到心里有數。你們說,這是不是一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