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率的調整總是牽動著大家的心,這不,新個稅稅率表一出,好多朋友都在問如何計算個稅。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新個稅稅率表計算公式方法,順便對比一下新舊稅率表。
首先,咱們得知道,個稅的計算公式是:應納稅所得額 = 月收入 - 五險一金 - 起征點。這回個稅改革的重點就是調整了起征點和稅率表。新稅率表實施后,大家的稅負普遍減輕,真是一件大好事。
那新個稅稅率表怎么算呢?咱們以一個月收入10000元的朋友為例。首先,扣除五險一金,假設他每月繳納的五險一金是2000元,那么他的應納稅所得額就是10000 - 2000 = 8000元。接下來,咱們再扣除起征點,現在起征點是5000元,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就變成了8000 - 5000 = 3000元。
現在,我們就用這3000元去對照新個稅稅率表。新稅率表分為7個檔次,咱們得看看3000元屬于哪個檔次。這里有個小貼士,新舊稅率表對照表(圖)很關鍵,咱們下面會提到。
首先,第一檔是0到3000元,適用稅率3%;第二檔是3000到12000元,適用稅率10%。由于我們的3000元正好卡在第一檔,所以應納稅額就是3000元乘以3%,也就是90元。
現在,來看看新舊稅率表的對比。舊稅率表的第一檔是0到1500元,第二檔是1500到4500元。如果按照舊稅率表,我們的3000元就要被分到第二檔,適用稅率是10%,應納稅額就是300元。這么一比較,新稅率表確實讓咱們省了不少錢。
說到這里,新舊稅率表對照表(圖)就很重要了。通過這個圖,我們能清楚地看到每個檔次的稅率變化。比如,新稅率表的第三檔是12000到25000元,適用稅率20%,而舊稅率表則是4500到9000元,稅率20%。這么一對比,新稅率表讓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減輕了不少。
當然,除了計算公式和稅率表,個稅還有很多扣除項,比如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等。這些扣除項也讓我們的稅負進一步減輕。
總之,新個稅稅率表計算公式其實并不復雜,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輕松算出自己的應納稅額。而新舊稅率表的對照,也讓我們更加直觀地看到了稅改帶來的好處。希望大家在了解這些信息后,能更好地規劃自己的稅務,讓生活更加美好。畢竟,合理避稅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