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真正領略黃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黃山奇石的有趣,還是在學課文之時。老師在講解這些石頭“奇”在哪里時,讓學生選擇說,在此基礎上,老師再進行補充,幫助學生感受黃山石頭的奇妙。比如感受那“仙桃石”之奇妙:老師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來感受。第一,從外形看,它真像一個大桃子,這已經很神奇了。第二,從來源看,這么大的石桃子人間少有,只能是從天上飛下來的吧,這就更神奇了。第三,從動詞的運用看,一“飛”一“落”把那石寫活了,那么大一塊石頭宛如小鳥一般輕松自如地從天上飛來,落在了山頂的石盤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礎上,徐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猴子觀?!焙汀跋扇酥嘎贰睍r,徐老師不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還通過讓學生表演來理解課文內容。

四、多舉結合,理解字詞

徐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黃山石頭的奇妙時,沒有忘記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和理解。在用電腦屏幕出示課文段落文字時,將重點字詞用帶顏色的字表示,引導學生多讀、多悟,有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語言文字所描寫的境界,這樣使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煉與提高。此外,還通過師生表演、簡筆畫等多種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字詞。比如,在講解“陡峭”一詞時,老師就是通過簡筆畫的方法,畫了一個平緩的山坡和陡峭的山坡來幫助學生理解。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既能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和黃山怪石的有趣,又能初步體會到課文語言文字的生動和傳神。

2012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