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雪峰老師在一次公開課上談到了會計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引發了不少討論。有人說現在會計學畢業生太多了,但同樣是這些畢業生,有的人年薪能拿到10萬,有的人月薪卻只有3千。這中間的差距,到底是差在哪呢?
首先,我們要承認,現在會計學畢業生的確不少。但為什么有的人能拿到高薪,有的人卻收入微薄呢?我覺得,這主要還是差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專業能力很重要。有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就把會計學的知識吃得透透的,出去找工作時,各種證書齊全,實踐經驗也不少。這樣的畢業生,哪家企業不喜歡?而有的同學,大學四年渾渾噩噩,專業知識一知半解,出去找工作自然就困難了。
其次,是個人綜合素質。會計這個職業,不僅僅是算賬那么簡單。你還要懂得跟人溝通,要有一定的抗壓能力,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那些年薪10萬的會計學畢業生,往往在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
再來說說態度問題。有的同學覺得自己是會計學畢業的,就應該拿高薪。但實際上,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你用心去付出。那些月薪3千的同學,可能就是缺了這份敬業精神。張雪峰老師也提到了,態度決定一切,這話一點沒錯。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就是機遇。有的同學可能專業能力、綜合素質都不錯,但就是沒有遇到好的機會。這時候,你需要的是耐心和堅持,相信總有一天會碰到屬于你的機遇。
其實,會計學畢業生多并不代表這個專業就不好。相反,會計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市場需求一直都在。但為什么有的人年薪10萬,有的人月薪3千呢?說白了,還是看個人。
我有個朋友,也是學會計的,他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2千。但他沒有灰心,而是不斷充實自己,后來跳槽到了一家大公司,年薪直線上升到10萬。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只要你努力,總會得到回報。
總之,會計學畢業生確實多,但能不能拿到高薪,還是要看自己。如果你能在專業能力、綜合素質、態度和機遇這幾點上下功夫,相信年薪10萬不是夢。而那些月薪3千的同學,也許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了。張雪峰老師的話,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