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養老保險繳費有0.6檔次和1.0檔次之分嗎?最近我一直在想,這兩個檔次繳的錢不一樣,那以后領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咱們得明白養老保險的檔次是什么意思。簡單來說,檔次就是個人繳費的基數,0.6檔次就是繳費基數的60%,1.0檔次就是繳費基數的100%。這樣一來,選擇1.0檔次的人每個月繳的錢自然就比0.6檔次的人多了。
那么,繳的錢多了,以后領的養老金是不是也就更多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具體差距有多大,咱們還得仔細算算。咱們以小張和小李為例,他們同年出生,同年參加工作,但小張選擇的是0.6檔次,小李則是1.0檔次。
假設他們每個月的繳費基數是5000元,那么小張每個月繳的養老保險就是5000元×60%=3000元,小李則是5000元×100%=5000元。一年下來,小張比小李少繳了24000元。
咱們再來看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一般來說,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個人繳費指數越高,基礎養老金就越高。咱們假設小張和小李退休時的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6000元,他們繳費年限都是30年。
那么,小張的基礎養老金就是:6000元×(1+0.6)÷2×30=108000元;小李的基礎養老金則是:6000元×(1+1.0)÷2×30=126000元。這樣一來,小李的基礎養老金比小張多了18000元。
再來看看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養老金的計算比較簡單,就是個人賬戶累計金額除以計發月數。因為小張和小李的繳費年限一樣,咱們就以他們各自的繳費金額來計算。
小張的個人賬戶累計金額是:3000元×12個月×30年=1080000元;小李的是:5000元×12個月×30年=1800000元。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是根據預期壽命來計算的,這里咱們就不展開了。
總之,小李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肯定比小張多。那么,綜合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0.6檔次和1.0檔次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呢?
簡單來說,小李的養老金比小張多了至少18000元(基礎養老金差距)+一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數額還要看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結果。
總之,養老保險繳費檔次越高,以后領的養老金自然也就越多。所以,如果條件允許,還是盡量選擇高一點的檔次繳費,這樣以后的生活也有個保障。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