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上次跟朋友聚餐,有個話題真是讓我長了見識。咱們平時買豬肉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豬肉的顏色?我就聽一個養豬的行家說起了“肥豬PSE肉”的事兒,挺有意思的,來跟你們分享一下。
先說這個PSE肉吧,聽著挺專業的吧?其實PSE就是“Pale, Soft, Exudative”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蒼白、松軟、多汁”。聽著好像還不錯的樣子,但實際上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這種肉呢,主要是因為豬在宰殺前太緊張了,導致體內的糖原大量消耗,宰殺后肉里的糖原轉化成乳酸就少了,所以肉質就變得又軟又白,汁液也多了。
那問題來了,為什么豬會那么緊張呢?原因可能就多了,比如說運輸過程中太過擁擠,或者環境太熱太冷,甚至宰殺前的操作都可能讓豬感到不安。哎呀,說到底,這豬也是生命啊,得善待它們。
那有人要問了,這PSE肉對身體有害嗎?其實它本身倒是沒什么危害,只是口感和品質上就差了很多。你想啊,誰愿意吃那種又軟又沒嚼勁的肉對吧?而且啊,這肉色發白的豬肉,看著就讓人沒啥食欲。
那怎么辦呢?如果已經買了這種肉回家,咱們總不能扔了吧?我那個朋友就教了我幾招。首先,如果是燉肉或者紅燒,可以適當加一些醋,這樣可以讓肉里的蛋白質凝固,讓肉變得緊實一些。另外,如果是炒肉,可以先用淀粉和醬油腌一下,這樣也能改善肉的口感。
不過,最好的辦法當然還是預防為主。那位養豬的行家就說了,現在很多養殖場都在改進養殖和運輸的條件,盡量減少豬的應激反應。比如說,改善運輸車輛的環境,讓豬在運輸過程中更舒服一些;還有在宰殺前,盡量減少豬的緊張情緒。
哎,說來說去,這養豬還真是一門大學問呢。以前只知道豬肉好吃,沒想到背后還有這么多門道。下次再去菜市場,我可得好好看看這豬肉的顏色,挑一塊好的帶回家。
對了,你們有沒有什么挑選豬肉的小竅門呢?或者有沒有遇到過PSE肉?快來跟我分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