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河畔奇石人——呂云峰
在東至縣洋湖鎮東風水庫下游的烏沙河畔,有一個癡迷石頭的人,他叫呂云峰。
呂云峰,今年56歲,家就在烏沙河畔的東風村。說起他對石頭的偏愛,還得從他剛中專畢業走進東至福利大理石廠談起。
八十年代初,東至福利大理石廠就設在烏沙河畔,當時的情景非常火爆,洋湖地區有著豐富的大理石資源,而且色彩鮮艷,光澤照人,一時成為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搶手貨。呂云峰從事大理石的打磨工作,干著干著,他就對這奇妙的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九六年他辭去了大理石廠的工作,創辦了云峰大理石工藝廠。
呂云峰的大理石工藝廠一辦起來就出手不凡,他制作的大理石臺燈和花瓶成為周邊市縣慶典活動的禮品,他還陪同縣領導出席過一些較有規模的訂貨、供貨會。
2002年,呂云峰不滿足于在家小打小鬧了,他要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沿海城市,他邊打工邊尋訪精美的石頭工藝,也看準了石頭的遠景。
在外闖蕩了8年,他懷著一顆“石頭夢”回家了,成為了一個烏沙河灘奇石人。
烏沙河是洋湖鎮境內一條美麗的河,她地處東風水庫下游,是東坑原始森林的出口處,綿延起伏的大山沖里,千年的山洪驚濤駭浪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石頭。呂云峰迎著朝陽,踏著晚霞在大山深處行走,在烏沙河灘探寶。
“奇石”采到家,還只是一件原始的石頭,把它變成一件完整的藝術品,要經過清洗、養護、配座上架、命題五道工序。在這幾道工序中,配座和命題,是藝術創作。配座是雕刻藝術,它要根據奇石的形狀、畫面、所蘊含的主題、意境來決定座上的紋式設計。座是襯托奇石的,它與奇石的關系是,綠葉與紅花的關系。座的作用是托石穩固,樹立形象,如眾星捧月,烘托主題的作用。 “座”與“石”互為輝映而又相得益彰。
在筆者采訪中,他侃侃而談:石頭這個東西,是一種文化,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要是哪家大廳里擺個好石頭,或老板辦公室桌上放個石頭,更顯得主人高雅,有品位。我搞得石頭主要分兩大類,一種是造型石,它的形狀像山峰一樣,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有就是文理石,文理石的花紋千變萬幻,有的象水墨丹青,有的象黃土高原,還有的象人文典故。
洋湖烏沙河灘上的奇石經呂云峰這么一雕琢,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現在每天都有不少的山外來客專訪呂云峰,要收購他的奇石。烏沙河兩岸的村民做夢也沒想到,身邊的石頭竟變成了寶。(汪馮青)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