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網上有些人在賣“營業執照”,只要45元一套,這不禁讓我產生了好奇心。你說,現在這網絡招聘平臺那么多,他們審核是不是真的那么嚴格呢?我就決定去暗訪一下,看看能不能揭開一些背后的秘密。
首先,我在一個知名的招聘平臺上注冊了一個賬號,然后試著發布了一個招聘信息。在填寫公司信息的時候,我故意留了一些破綻,比如公司的注冊資金、法人代表啥的都是胡編亂造的。沒想到,這個招聘信息竟然順利通過了審核,公開發布了。
接著,我又試著在這個招聘平臺上找那些賣“營業執照”的賣家。嘿,你猜怎么著?真讓我找到了好幾個。我就跟他們聊天,問他們這營業執照是不是真的,他們都說絕對是真的,可以用來注冊公司、辦理貸款啥的。我就花45元買了一套,想看看這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
拿到營業執照后,我找了一個懂行的朋友幫忙鑒定。他一看就跟我說,這東西明顯是假的,字體、公章啥的都不對。我就想,這招聘平臺不是說要嚴格審核嗎?怎么這種明顯的假營業執照都能通過呢?
于是,我又換了一個招聘平臺,用同樣的方法發布了一個招聘信息。這次,我干脆直接把那個假的營業執照上傳上去了。沒想到,審核竟然還是通過了。我就覺得,這網絡招聘平臺的審核制度好像真的有很大的漏洞。
后來,我又暗訪了一些賣家,發現他們不僅賣營業執照,還賣身份證、銀行卡等一些個人信息。這讓我覺得挺可怕的,你說要是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了,那得多危險啊。
經過這次暗訪,我發現這個“營業執照”45元一套的產業鏈背后,其實暴露出的是網絡招聘平臺審核的漏洞。雖然這些平臺一直在強調要嚴格審核,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假信息、假資質能夠輕易通過。
我覺得,網絡招聘平臺作為企業招聘和求職者找工作的重要途徑,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加強對招聘信息的審核力度,不能讓這些假的營業執照、身份證等信息蒙混過關。同時,我們消費者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相信一些低價的“好貨”,以免上當受騙。
總的來說,這次暗訪還是挺有收獲的。至少我知道了,網絡招聘平臺的審核并不是那么嚴,以后我在找工作的時候,也得留個心眼。你說是不是?